土耳其56亿军购大单落定! “台风”战机半路截胡歼-10C,美国暗中点头?
这事儿有意思。 上周《华尔街日报》刚曝出土耳其即将签下40架欧洲“台风”战机的订单,金额直奔56亿美元。 而就在两年前,土方还盛赞中国歼-10C“性价比碾压F-16”。 如今风向突变,表面是军购博弈,背后全是地缘政治的刀光剑影。
一、歼-10C为何出局? 北约的锁链比导弹更硬
土耳其国防部长亚萨尔·居莱尔去年就开始满欧洲跑,专攻英国和西班牙,就为搞定“台风”采购。 德国起初坚决反对,可今年7月新总理默茨突然松口,放行迹象明显。 你细品:北约成员国买中国战机? 美国第一个掀桌! 当年土耳其买俄罗斯S-400,直接被踢出F-35项目,连预付的货款都被强扭成F-16抵账。 这回若硬买歼-10C,怕是要吃第二轮制裁重拳。
歼-10C性能真不如“台风”? 未必。 巴基斯坦空军的歼-10CE把印度“阵风”压着打,连美媒都承认其兼容美制导弹的优势。 但土耳其现役240架F-16的体系是美式地基,换中国战机得重建数据链、指挥系统,这成本比战机单价狠多了。
二、“台风”凭啥上位? 欧洲给的不只是飞机
土耳其这单生意精得很:20架英国二手Tranche 1型填战力空缺,20架全新Tranche 4型扛未来十年大梁。 更关键的是技术输血——5月土英签署国防工业合作框架协议(TUDIC),允许土方参与维护升级甚至本土造零件。 这可比买成品战机诱人百倍,毕竟土耳其自家五代机“可汗”还在攻关雷达和发动机呢。
至于性能? “台风”升级ECRS Mk2雷达+“流星”导弹,空战能力确实强过法国“阵风”。 但欧洲媒体吹它能和歼-16“平分秋色”? 这就扯远了。 歼-16的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超400公里,PL-17导弹射程碾压“流星”,双发重型机的载弹量和航程更是碾压“台风”这类中型机。 说句实话:“台风”算欧洲顶尖四代半,但碰瓷歼-16? 那是自嗨。
三、美国暗中操盘,土耳其骑墙找生路
别看美国没直接插手,56亿订单背后全是它的影子。 德国为何突然转向? 俄乌冲突消耗了欧洲军备库存,急需资金回血;英国更指着卖旧机换钱买F-35。 而美国乐见土耳其继续绑定北约装备链——总比买中俄武器强!
土耳其自己也清楚:F-16升级被美国国会卡了四年,国产“可汗”量产拖到2028年。 买“台风”是战术妥协,更是战略试探。 埃尔多安一边签欧洲订单,一边放风“仍想重回F-35项目”,这骑墙功夫堪称一绝。
四、中国军贸的明局与暗棋
歼-10C没拿下土耳其可惜吗? 短期看是遗憾,长远看未必。 军火市场从来政治优先,北约国家采购中国武器本就希望渺茫。 但别忘了:巴基斯坦歼-10CE实战打出口碑,沙特、阿联酋等中东土豪正密切关注;印尼刚砸100亿美元买土耳其“可汗”,转头发现该机发动机还得求购中国涡扇-10G——技术卡脖子时,性价比才是硬道理。
最后抛个问题:土耳其游走美俄欧中之间,借军购博弈撬动战略空间,这招能玩多久? 若“可汗”战机真用上中国发动机,北约会不会再次翻脸? 评论区聊聊! (专业提示:土耳其国产导弹T-300仿制中国卫士-1,前科累累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