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运炸药给俄国,普京终于“解渴”?7月30日,美逼中方守规矩措辞强硬

印度向俄罗斯运送军用炸药的消息,7月28日被路透社翻了出来,像颗小炸弹砸进了国际舆论场。

根据印度海关去年12月的数据,一家叫Ideal Detonators Private Limited的印度公司,通过圣彼得堡港向俄罗斯输送了价值140万美元的HMX炸药(奥克托金)。这种炸药爆速高达9110米/秒,威力是TNT的1.9倍,在单质高爆炸药中居首,常用于导弹弹头、鱼雷装药、固体火箭燃料及核弹起爆装置。

接收这批货物的俄罗斯Promsintez公司,是俄军火生产链的关键节点——今年4月刚被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打击过,和俄军方关系铁得很。

印度官方的说法很“轻飘飘”:Ideal Detonators称这批炸药仅用于“有限民用”,印度政府强调交易符合国内法规。但军事专家一眼看穿:HMX生产工艺复杂,民用领域根本没需求,印度《武器法》还明文把它列为管制物品。这哪是“民用”?分明是借转口贸易给俄罗斯送“战略物资”。

更耐人寻味的是,印度近年通过转口向俄提供武器组件早有先例。2023年曝光的制导炸弹部件出口案,最后也在美印“战略默契”里不了了之。

美国的“双标”:对印宽松,对华苛刻

面对印度明目张胆的军贸行为,美国的反应堪称“选择性失明”。

拜登时期虽制裁过少数印度实体,但为了拉拢印度制衡中国,制裁范围始终卡在边缘企业;到了特朗普政府,这种绥靖政策更离谱——2025年2月,美国宣布向印度出售F-35战斗机,还计划签十年期国防合作框架协议,对印军售规模要翻几十亿。

这种“军售换默许”的逻辑,在HMX事件里体现得淋漓尽致:美国早把HMX列为“对俄战争机器至关重要”的战略物资,警告金融机构不得参与相关交易,但对印度公司的违规行为却视而不见。

反过来看美国对华态度,简直是“严苛到离谱”。7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乌克兰问题会上,美国代理常驻代表多萝西·谢伊无端指责中国向俄提供无人机零部件和汽车散件,声称这些被用于俄乌战场。

可美国国防部内部评估都承认,中国对俄出口的民用产品里,只有不到3%可能涉及军事用途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一边要求中国“守规矩”,自己却在印度问题上当“老赖”——印度企业明目张胆送炸药,华府装瞎;中国严格遵守联合国武器禁运,倒被扣上“破坏和平”的帽子。

联合国的“照妖镜”:153国共识打脸美国

就在美国对中国泼脏水的同一天,联合国大会上演了戏剧性一幕:一项加强联合国与各国议会联盟合作的决议,以153票赞成、1票反对通过,唯一反对票是美国。

这项连续多年协商一致的决议,今年因美国阻挠被迫表决。中国代表耿爽在解释性发言里直戳要害:“美国的做法与国际共识背道而驰,尽显荒谬无理。”他列举的美国反对理由——拒绝支持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、反对建联合国AI中心、抵制性别平等倡议——彻底暴露了其“美国优先”的霸权心态。

这种“美国优先”,在气候变化、发展议题、科技合作领域早有先例:唯一退出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的是美国;抵制《塞维利亚承诺》导致全球发展筹资机制僵局的,还是美国;反对联合国AI中心,真实目的是维护硅谷技术垄断。

当153国形成共识时,美国的“否决票”成了国际笑柄——这哪是“维护规则”?分明是把国际规则当自家后花园的篱笆,自己想怎么钻空子就怎么钻,别人稍有越界就挥舞大棒。

中方的反制:用合作对冲对抗

面对美国的无理指责,中国的回应既硬气又有智慧。

在联合国安理会,耿爽明确表示:“中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,通过‘和平之友’小组等机制积极推动俄乌和谈,美国的指控毫无根据,纯属政治操弄。”这番有理有据的话,赢得了巴西、南非等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。

更关键的是,美国的施压反而加速了中俄印战略协作的深化:印度在美关税威胁下,不得不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;在国际事务中,印度也开始与中国协调立场,形成事实上的“3:1”格局。

中国的反制策略还体现在经济和科技领域:针对美国长臂管辖,中国加速推进本币结算体系,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68%;与东盟国家合作建立的区域性AI联盟,正在填补美国退出留下的治理真空。

这种“以合作对冲对抗”的路径,和美国的孤立主义形成鲜明对比。正如耿爽在联大发言中强调的:“个别国家应当认清时代潮流,切实承担国际责任。”

结语:霸权的“孤岛”,终将被浪潮淹没

当印度的HMX炸药沿着丝绸之路东运,当美国在联合国的否决票沦为笑柄,这场大国博弈的本质愈发清晰:一边是追求共赢的多边主义,另一边是固守霸权的单边主义。

历史早已证明:靠制裁和指责维系的“规则”,终将在153国的共识面前土崩瓦解;而那些尊重主权、倡导合作的国家,终将在时代浪潮中赢得未来。

你觉得,美国的“双标”还能玩多久?中印俄的战略协作,又会如何改写国际格局?欢迎留言聊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