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元资产遭抛售,全球市场震荡,唯独中国逆势坚挺

美国劳工部最新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引发轩然大波,高盛分析师直指过去九个月的数据水分高达55万至95万人。

这份被质疑掺水的报告直接导致统计局长被撤职,暴露出美国经济数据的可信度危机。

市场反应迅速而剧烈,全球资本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元资产。

东京股市应声下跌2.3%,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滑1.8%,法兰克福DAX指数跌幅达到2.1%。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上证指数在低开0.5%后强势反弹,最终收涨0.66%,恒生指数更是一度冲高1.2%。

这场数据风波背后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深层困境。

今年4月实施的125%-145%对华关税政策,不仅没有实现制造业回流,反而推高了国内物价。

普通商品价格普遍上涨30%-50%,中小企业原材料成本激增60%以上。

为掩盖经济颓势,就业数据被人为美化已成公开秘密。

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。

若选择降息,可能加剧已达6.8%的通胀水平;维持现有利率政策,又将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。

这种政策困境直接动摇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,美元指数单日下跌0.9%,创三个月新低。

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独特韧性。

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,保障了关键资源的定价权。

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8%,为人民币资产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央行数据显示,境外机构连续三个月增持中国国债,累计规模达1200亿元。

全球资本正在重新评估风险。

过去依赖美元资产避险的传统模式遭遇挑战,人民币资产的稳定性和收益率优势日益凸显。

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,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升至3.2%,创历史新高。

这场由就业数据引发的金融动荡,折射出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。

当美元神话遭遇信任危机,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,寻找新的价值锚点。

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,为全球资本提供了难得的避风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