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泊尔未来的道路怎么走?

“刷个短视频都要翻墙,这国家怕不是疯了吧?”尼泊尔政府一把掐断脸书、油管、微信,本想秀肌肉,结果秀的是自己的脖子——两天三十条人命,总理跑路,监狱空了一半,年轻人把国会大楼烧得比网红滤镜还红。

事情得从9月4日说起。政府发通知:所有社交平台得在限期内登记,不然就关门。名单一拉,26个,全是日常打发时间的命根子。年轻人一听就炸了:工作找不到,对象聊不起,连唯一的快乐也要没收?于是键盘直接变砖头,加德满都的街头秒变大型真人吃鸡现场。

死亡数字跳得比股市还快:8号19人,9号30人,伤的上千。总理奥利连夜辞职,生怕慢一点就被自家房子点的天灯烤熟。部长们排队递辞呈,比双十一退货还整齐。军队上街,宵禁开到最大档,全国网一断,连隔壁村的狗都显得没信号躁狂。

可问题来了,不就是关几个App,至于吗?还真至于。尼泊尔2965万人,15到29岁占了三分之一,官方公布青年失业率38%,实际只高不低。农村四成劳动力今天有活明天歇,城里咖啡厅招个跑堂,简历能排到明年。旅游和侨汇占GDP三成五,印度一句“签证费涨点”,游客瞬间少四成;中东一喊“工地不缺人”,侨汇掉了两成二。饭碗说没就没,手机再刷不出希望,谁不疯?

更扎心的是,穷归穷,人家贫富差距居然比东小。20年前中尼基尼系数还肩并肩,20年后尼泊尔干到0.303,中国还在0.46晃悠。政府把“分蛋糕”写进十五年计划,目标2050年压到0.25。听着体面,可蛋糕本身就指甲盖大,再均分也顶不饱肚子。年轻人要的是上班打卡,不是排队领饼。

工业只有GDP一成二,纺织制糖火柴厂,听着像爷爷回忆录。农业倒养活四分之三人口,可犁地主要靠牛,效率感人。想搞产业升级?没钱、没市场、没技术,连电都隔三差五跳闸,机器人都得背着充电宝上班。想靠旅游翻身,喜马拉雅再美也扛不住印度一纸签证。小国就是这么脆,别人打个喷嚏,这边直接高烧。

于是社交媒体成了出气筒。那边“nepokids”天天晒豪车,老爸老妈当官;这边穷学生连流量包都省着买。怒火一点,谁还管你啥规定,先砸了再说。监狱墙被推塌,1.35万囚犯溜达上街,顺手把警车也开走当滴滴。烧政府楼跟烧纸钱一样,反正都是公家的,不烧白不烧。

有人把锅甩给“民主太多”,说尼泊尔75年换戏服一样换体制,王权、共和、人民战争轮番上,时间全花在改名字,没空搞钱。对比亚洲四小龙当年,先军后民,先富后票,貌似有点道理。可照搬也玄:韩国当年有美国订单,新加坡卡的是马六甲,尼泊尔卡的是山沟沟,港口都没有,拿什么搞外向型经济?威权也弄不出芯片。

再说腐败。海关小吏敢开口要一半货值,修路款能修到瑞士银行。年轻人不是不懂“国家建设要时间”,他们懂的是“贪官的别墅一天就能起两层”。社交媒体好歹还能曝光几张豪车照片,现在连这点光都掐,谁受得了?

于是街头成了唯一热搜。没有组织,没有大V,一个TikTok下架通知就是集结号。警察一开始用催泪弹,后来发现弹没年轻人多。枪声一响,全球媒体闻着味就来了,标题统一:最穷国家最富反抗。政府秒怂,平台秒复机,可惜人死不能复活,烧掉的楼也不会自己长回来。

经济学家跑来说“结构脆弱”“外部依赖”,年轻人只听懂了“没工作”。你跟他谈旅游创汇,他连去景区当挑夫都得走后门;你谈侨汇输血,他哥刚从沙特被裁员,机票还是借的高利贷。手机里的世界越精彩,现实就越像黑白色。断网不是拔网线,是拔氧气。

接下来咋办?选举提前,各党再秀一次PPT,承诺“青年就业十万+”“五年GDP翻倍”。老百姓耳朵听出茧,只想问一句:上哪领工资?外资不敢来,内资跑印度,连水电都得看邻居脸色。想搞互联网经济,全国光纤还没村长家晒的辣椒多。想来想去,最稳的出路依旧是——出国洗碗。

可中东土豪也开始裁员,马来西亚建房子的塔吊不转了,剩下欧洲洗碗岗位,英语先卡掉九成九。于是夜晚网吧包间里,翻墙看完澳洲农场招工视频,回来还得面对亲娘问“啥时候结婚”。彩礼钱没有,婚房影子都没,脸书一刷,前女友已嫁迪拜“老铁”,人生直接地狱模式。

有人把希望押在龙象之争,盼中国高铁修到加德满都,盼印度赏口外包剩饭。大国博弈听着热血,可谈判桌上传来的都是自家资源的菜单:水电、矿产、旅游口岸,价码写得清清楚楚。小国上桌,自带的只有筷子,连盘凉菜都端不出。想左右逢源,结果左右被夹,三明治都没这么扁。

夜色降临,宵禁又延长了。街头的灰还没扫净,手机信号时有时无,像极了好坏参半的人生。年轻人在黑屏里看见自己,才意识到:不是社交媒体养活他们,是他们用流量硬撑着这个国家最后一点存在感。现在连这点也要剥夺,烧楼只是提前把废墟呈现给当权者看。

火光照出的不是暴乱,是简历:平均年龄25岁,学历中学,技能零,存款零,幻想无限。政府怕他们上网,是怕他们算清楚一笔账——全国429亿美元GDP,分不到自己口袋里一分;怕他们看见地球另一端同龄人直播火星计划,而自家火星只能是燃烧的轮胎。断了网,也断不掉对比,反而把对比化成汽油。

天亮以后,铺子重新开张,老板把烧焦的招牌翻个面接着用,像什么都没发生。只有墙上的弹孔提醒:这里曾有人为刷个脸书拼命。游客仍会被雪山照片骗来,向导仍会微笑说“尼泊尔幸福指数高”,可幸福不能当咖喱拌饭。回程的飞机上,有人刷到重建新闻,点赞一秒,关机,继续为生活奔命。故事在这里没结束,只是轮到下一批年轻人接棒。

你觉得关掉App就能让他们闭嘴,结果他们把整条街变成直播。下一次掐什么?呼吸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