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灵领薪背后 养老钱漏洞何解 监管盲区待破

#城市里的小众街巷#

亡灵领薪背后 养老钱漏洞何解 监管盲区待破

难以置信。却真实发生。山东。505名逝者。仍在“领取”养老金。总额超241万元。这不是孤例。北京。向284名服刑死亡人员错发待遇近两千万元。吉林。15名不符合条件者领取34.4万元。魔幻剧情。在全国多地重复上演。

审计利剑再次出鞘。穿透了层层迷雾。为什么是审计发现。而日常监管部门却“不知”?

♾️

数据壁垒。这是最常听到的解释。信息不畅。比对不及时。民政的火化数据。公安的户籍注销信息。社保的发放系统。本应无缝对接。现实却是各自为政。一座座孤岛。死亡信息报送。甚至依赖家属主动申报。若家属不报或迟报。系统可能一无所知。技术借口在大数据时代。显得格外苍白。

审核流于形式。责任心的缺失。同样触目惊心。山西蒲县。一名疾控中心职工的人事档案被涂改14处。“1岁工作、22岁退休”的荒唐记录。竟能层层过审。领取养老金69万元。同时还在新单位工作取酬。这是监管的“放大镜”掉了链。还是“责任心”打了折?

更深的忧虑。在于可能存在的主动欺诈。一些案例中。退休人员死亡后。其亲属瞒报谎报。试图冒领养老金。甚至猜测。有无内外勾结。官方报告中的一个“等”字。留给公众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
养老金是亿万劳动者的“活命钱”。它的流失。直接伤害每一个参保人。山东审计还揭示。同期有2798名低保特困、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应保未保。一边是死人“吃空饷”。一边是活人无人保。强烈的对比。凸显资源错配的不公。侵蚀的是公众对社保体系的信任。

漏洞必须堵上。刻不容缓。

•打破数据壁垒是技术前提。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信息共享平台。实现民政、公安、司法、社保等部门实时数据交互。推广“区块链+社保”技术。或许是一条出路。

•强化审核与监督是关键防线。必须压实人的责任。对审核发放实行终身追责。绝不能让其流于形式。

•严厉惩戒是必要震慑。对骗保者不仅要追回钱款。还应纳入信用黑名单。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。坚决移交司法。

养老金的“跑冒滴漏”。漏的是钱。伤的是民心。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。让老有所养成为可信可靠的承诺。这不仅需要技术升级。更需要责任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