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税大限要到?7 月 31 日,韩国三连击求生最新消息传来

美国的贸易政策,这阵子活像场选秀。日本先递上 5500 亿美元投资礼包,欧盟放话要反制,韩国在旁边看着,急得直转圈。8 月 1 日关税大限就在眼前,再不表态,汽车、芯片、造船这些吃饭的行当都得挨刀。

日本那步棋走得够快。7 月 22 日主动把对美出口关税从 25% 砍到 15%,半导体、能源、制药全砸钱。看似亏了,可丰田股价当天就涨 12%,车企算是从悬崖边拽回来了。欧盟不一样,7 月 23 日放狠话,谈崩就对 1000 亿欧元美国产品加税,还威胁限制美企在欧洲的生意 —— 你敢动我,我就让你在欧洲没好日子过。

韩国呢?原定于 7 月 25 日的 “2+2” 磋商被美方叫停,理由就俩字:没诚意。也是,日本都把账算清了,韩国还在磨磨蹭蹭。彭博社早说了,谈不拢的话,韩国 GDP 得跌 1.7%。2025 年上半年对美出口已经跌了 3.7%,汽车出口更惨,跌了 10.8%—— 这哪是预警,分明是已经挨揍了。

没办法,韩国只能连夜赶作业,甩出 “三连击”。造船业先动手,现代重工、韩华海洋搞了个 “MASGA 计划”,砸数百亿美元帮美国复兴造船业,连菲尔造船厂都收购了。哟,这是把自家吃饭的本事往外送?美国造船人工贵、效率低,韩企怕是得做好长期赔钱的准备。

农业也得让步。韩国打算扩大美国大米的低关税配额,现在 40.87 万吨,只征 5% 的税,再让一步,本土农民可不干了。谁忘了日本当年为了豁免关税,把农业牺牲得有多惨?这步棋,怕是要引火烧身。

芯片领域也没闲着,正跟美国商量追加高带宽存储器投资,还想掺和 440 亿美元的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项目。这些项目不光花钱,还牵扯能源安全和供应链 —— 为了过关,真是下血本了。

可美国那边不领情。韩美 “2+2” 磋商说停就停,理由明摆着:跟日本比,你这点诚意不够看。韩国心里苦,安全上还得靠驻韩美军那 8 万人,谈判桌上腰杆硬不起来。更糟的是,对中国出口占了 25%,LNG 和船舶订单好多来自中国,一头扎进美国怀里,这边的生意咋办?

国内也炸了锅。农民上街抗议,怕美国大米进来冲垮自家市场;造船企业喊冤,美国那用工成本,怕是得在政治任务和经济账本间二选一。以前还能打 “朝鲜牌”,现在拆了边境喇叭,平壤也不接茬,美国更不把半岛局势和贸易谈判捆在一起 —— 想靠这个混过去?门儿都没有。

照目前看,韩国大概率得接受 15% 的基础关税,再扔几百亿投资,换汽车关税豁免。真谈崩了,它就是 8 月 1 日第一个挨打的重量级选手。说到底,美国这招够狠,用关税当杠杆,逼着盟友把产业、技术、资本都交出来。日本的半导体、韩国的造船,挨个被 “合作” 一遍。

韩国该琢磨琢磨了,出口占 GDP 四成,对美依赖太重,谈判时哪来的筹码?不赶紧把市场铺开,以后还得一次次给美国交投名状。这哪是贸易谈判,分明是场赤裸裸的利益绑架 —— 只是不知道,这样的绑架,韩国还能扛多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