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中国这边刚把月底要开的上合峰会嘉宾名单一亮,好家伙,那叫一个群贤毕至,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要来。这边正准备张罗着开个盛大的派对,那边白宫里的特朗普,估计是看着眼红,立马就有了新动作,又开始拿“制裁”说事儿了。
你说这叫什么事儿?一边是门庭若市,高朋满座;另一边是气急败坏,小动作不断。这背后折射出的,已经不单单是中美两国掰手腕那么简单了,而是一个时代大趋势的缩影。
咱们先从这份热乎的参会名单说起。要说最大的看点,那绝对是印度总理莫迪。
你还别说,莫迪这位老兄,去年还跟美国和G7国家打得火热,当时咱们这边开上合峰会,他愣是说自己忙,抽不开身,最后派了个外长过来,意思了一下。那会儿,全世界都觉得,印度这头“南亚大象”是要铁了心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跳舞了。
可谁能想到,这才一年光景,风向就全变了。今年,莫迪不仅早早地就确认要来,而且还要亲自带队。这180度的大转弯,是为啥?
说白了,就是被特朗普给“坑”惨了。
特朗普这人,你懂的,商人出身,脑子里就一件事:赚钱,而且是赚快钱。他上台后,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,搞得是鸡犬不宁。他对印度也没客气,张口就是25%的关税,还逼着莫迪开放印度的农业和乳制品市场。
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。农业是印度的命根子,莫迪自己又是靠着民族主义和“印度制造”的口号上台的,他要是敢在这事上松口,国内的老百姓能把他给掀了。莫…迪一开始还想跟特朗普玩玩“赢学”,想着你来我往,总能谈出个好价钱。结果他发现,特朗普这哥们儿根本不按套路出牌,你强硬,他比你更强硬,反手又是一个惩罚性关税,直接把谈判的路都给堵死了。
这下莫迪是彻底明白了,跟着美国混,不仅没肉吃,搞不好还得被扒层皮。与其在G7那帮“富人俱乐部”里当个陪衬,还不如回到上合组织这个“兄弟连”里抱团取暖。毕竟,上合组织讲的是互利共赢,是大家有事好商量,这可比特朗普那套“美国优先”的霸道逻辑舒服多了。
所以你看,莫迪这次来,不仅仅是参加一个会那么简单,他是在用脚投票,是在向全世界表明一种态度:这个世界,不是你美国一家说了算的。
如果说莫迪的到来只是让特朗普“生气”,那后面这份名单上的人,就足以让他“坐不住”了。
除了普京这位老朋友和中亚那几个铁杆兄弟,你再看,蒙古、柬埔寨,甚至包括土耳其这些国家,也都要来。尤其是土耳其,那可是北约成员国啊,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棋子。现在连它都开始向东看,这信号就太强烈了。
更关键的是,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,还有其他好几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,也都要来参会。这一下子,就把上合峰会的格局给彻底打开了。
过去,美国和西方总喜欢给上合组织贴标签,说这是个“东方北约”,是个封闭的、对抗性的“小圈子”。但现在你看看,这哪里还是什么“小圈子”?这分明是一个开放、包容的国际合作大平台。它吸引的,是所有不愿意再忍受单边主义霸凌,希望寻求平等合作、共同发展的国家和组织。
当这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一堂,他们要谈的,肯定不只是安全问题。经济合作、文化交流、数字治理、气候变化……这些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。大家聚在一起,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,是要共同发展的。
这种“万国来朝”的景象,恰恰是特朗普最不想看到的,也是他最难做到的。因为他的逻辑是“榨取”,而不是“共赢”。他可以靠威胁和恐吓,逼着像韩国这样的盟友签下不平等条约,把人家年度预算的70%都给拿走,但这换不来真心。
眼看着中国这边热热闹得像过年,自己的“关税战”却处处碰壁,国内支持率还一个劲儿地往下掉,特朗普这心里能好受吗?肯定不好受,那股子“酸葡萄”心理,隔着太平洋都能闻到。
人一着急,就容易出昏招。
就在中方公布名单的第二天,特朗普立马宣布,以“为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便利”为由,对几家中国企业进行制裁。
这理由找得,说实话,挺没水平的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就是个借口,纯属“指桑骂槐”。
他的心思,其实藏都藏不住。
第一,他要给这次盛会添点堵。 就像小孩子见不得别人家办喜事一样,你家要请客吃饭,我就在你家门口扔个鞭炮,恶心恶心你。他想通过这个动作,冲淡上合峰会的积极氛围,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:别看中国朋友多,但我美国想找茬,随时都能找。
第二,他要警告那些参会的国家。 尤其是那些还在摇摆的国家。他的潜台词是:“你们看清楚了,跟中国走得近,是会受到美国制裁的。你们最好掂量掂量,是选择中国的合作,还是选择美国的市场和美元?”
第三,他是在演戏给国内看。 特朗普现在内外交困,经济数据不好看,两党斗争也激烈。他急需在外交上找回点面子,展现自己的强硬。拿中国说事儿,在美国国内是最容易获得政治加分的。所以,这个制裁,更像是一场廉价的政治秀。
但问题是,这一招现在还管用吗?
你看看各方的反应就知道了。咱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,不卑不亢,义正词严,基本上就是告诉美国:“你这动不动就制裁人的臭毛病,该改改了。”言下之意,我们见得多了,不在乎。
而那些即将参会的国家呢?更是“无人在意”。没有一个国家因为美国的这个制裁,就宣布不来了。为什么?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。
说到底,特朗普的这点小动作,暴露的不是他的强大,反而是他的焦虑和无奈。
想当年,美国那是何等的不可一世。冷战结束后,它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,手握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这两大“王牌”,在全球范围内予取予求。它推行的单边主义,说白了就是“我说什么,你们就得听什么”。
它利用美元潮汐,一次次收割全球财富。经济好的时候,就开动印钞机,让美元流向全世界;经济一出问题,就加息缩表,让美元回流美国,把危机转嫁给别国。这招“剪羊毛”的把戏,玩了几十年,屡试不爽。
但是,时代变了。
当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觉醒,当一个又一个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,当全球化的浪潮把所有人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,美国那套“独霸天下”的玩法,就行不通了。
特别是中国的发展,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。我们讲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我们搞“一带一路”,我们强调的是和平共处、合作共赢。我们不强迫谁选边站队,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大家一起发展、一起把蛋糕做大的机会。
这种理念,显然比特朗普的“极限施压”和“关税壁垒”更得人心。
特朗普的制裁,就像是企图用一把小刀去阻挡奔涌的江河,看起来气势汹汹,但实际上,除了溅起几朵无足轻重的水花,根本无法改变江河的流向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