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日本首相石破茂登上停靠横须贺的英国航母“威尔士亲王号”,那场面真叫人目瞪口呆。 石破茂昂首挺胸地走着,像个老板视察工地,而英国舰长却点头哈腰跟在后面,活脱脱一个小弟模样。 这哪是平等会面? 分明是主从分明! 网友们直接炸锅:80年前,英国可是海上霸主,日本还得看脸色,现在却倒过来了,到底发生了什么?
#瞭望中国抗战#2025年8月23日,石破茂成为首位登上英国军舰的日本首相,这访问本身就打破惯例。 英舰“威尔士亲王号”是英国两大航母之一,大老远跑来日本,参与联合军演。 石破茂登舰时,背挺得笔直,眼神里带着一股傲气,而英舰长全程谦恭,甚至微微弯腰引路。 这种姿态对比被镜头捕捉下来,在社交媒体上疯传,很多人调侃说:“英国佬现在也得低头了? ”
联合军演细节更显技术实力。 英美F-35B战机在日本“加贺号”直升机护卫舰上起降,这可是头一遭。 日本把“加贺号”改造成准航母,能搭载隐形战机,互操作性大幅提升。 英国航母打击群第二次访日,2021年“伊丽莎白女王号”就来过,现在成了常态化操作。 军演重点是反潜和防空演习,模拟区域冲突场景,明显冲着维护“航行自由”的叙事来。
日本这么干,背后有算盘。 石破茂国内支持率跌到30%出头,民众不满经济低迷,他急需外交亮点来刷存在感。 登英舰展示强硬,能推动修宪和军费扩张。日本一直想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,借英国之手拓展网络,提升地区话语权。 他们悄悄把“出云”“加贺”两舰航母化改造,F-35机队扩到147架,全球第二,仅次于美国。
英国呢? 脱欧后拼命刷“全球英国”的存在感,印太成了重点舞台。 但自家实力拉胯:两艘航母,只有“威尔士亲王号”能动,“伊丽莎白女王号”常维修;远航日本耗资巨大,相当于半年伦敦地铁工资预算。 国防大臣希利嘴上喊“对抗中国”,实则为削减陆军预算转移视线。 英国需要日美同盟框架来分摊成本,否则根本玩不转。
历史反差太讽刺。 80年前,英国是殖民大佬,日本海军学英国造舰技术,1902年英日同盟时日本还是小弟。 二战期间,英国远东舰队被日本打趴,但战后英国仍占主导。 现在呢? 日本GDP超英国,军力投射能力反超:8艘宙斯盾舰、万吨级驱逐舰,航母改造步步紧逼。 2017年安倍招待英国首相梅姨,用茶道礼仪示好,现在石破茂直接主导登舰,姿态彻底翻转。
地缘博弈针尖对麦芒。 英日联合声明总提“自由开放印太”,暗指中国南海活动。 军演区域靠近湾湾和东海,挑衅味十足。 日本拉英国入局,想制衡中国崛起,但英国实力不济,更多是符号性参与。 西太平洋力量天平在倾斜,中美对抗加剧,周边国家如韩国、菲律宾可能被迫军备竞赛,区域风险升温。
日本野心藏在细节里。 他们以“技术防务合作”之名,行军事化之实。 解禁集体自卫权后,法律漏洞越捅越大,航母改造、远征能力提升,都在突破和平宪法。 历史教训摆着:80年前军国主义扩张,今天换汤不换药,用安全借口重获战略投射能力。 国际社会得瞪大眼睛盯着,别让历史重演。
两条旧船搅不动新浪潮。 英国衰落肉眼可见,日本受限未完全松绑,难撼中国区域主导。 但象征意义警示世界:日本隐藏的野心,透过每一次登舰、每场军演泄露出来,我们必须保持警惕,看清博弈本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