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务卿:祝愿中国人民健康幸福,背后是双轨策略的清醒

9月30日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向中国人民致以国庆祝福,愿“健康、幸福、繁荣、和睦”。几乎同一时间,美国商务部将37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。一边是温情脉脉的节日问候,一边是冷峻强硬的技术围堵——这并非偶然的外交巧合,而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切片。

鲁比奥的贺词看似回归传统,实则大有深意。作为长期对华强硬派,他此前多次推动涉疆、涉台法案,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单。如今由他出面祝福,形式上恢复了高层外交礼仪,内容却刻意避开“合作”“沟通”等关键词。相较布林肯近年贺词中“负责任地管理关系”的表述,鲁比奥的声明更像一场去政治化的民生告白,把国家关系降维成人民祝愿,既规避了立场承诺,又释放了柔性信号。

这种“嘴上说好话,手里出重拳”的双轨策略,早已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标准模板。贺词发布当日,新增的出口管制清单仍在更新。过去五年,美国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已将超过600家中国科技企业、高校和研究机构纳入制裁范围。芯片、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——每一项技术封锁,都精准指向中国产业升级的命脉。语言可以软化,战略遏制却从未松动。

但双轨并行的背后,也透露出美方的现实困境。巴以冲突延宕、俄乌战事胶着,美国亟需中国在中东斡旋、气候议题与禁毒合作上配合。即便竞争是主调,彻底脱钩仍非选项。于是,沟通渠道必须维持,哪怕只是象征性的节日贺电。这种“竞争中求接触”的逻辑,正是当前中美关系的真实底色:对抗不等于决裂,遏制也不意味着放弃对话。

真正的信号不在贺词里,而在行动的节奏中。当制裁与祝福同步出现,说明美国正试图建立一种“可控紧张”的新模式——既维持高压,又防止失控。对中国而言,无需因一句祝福而误判,也不应因一轮制裁而失序。关键在于,保持战略清醒,以实力稳住底线,以智慧打开空间。

外交辞令如雾中看花,唯有行动昭示本心。在掌声与围堵交织的长路上,沉着应对,方能行稳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