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中国的新生儿数量降到950万都不到,很多医院产房都冷冷清清,整个国家都隐隐约约有种焦虑感。但在这种低迷大背景下,有个省份却逆风而上。它连续七年在全国新生儿排行榜上第一,今年更是贡献了113.3万新生儿,比去年还多了10万。
最让人震惊的是,过去号称“超生大省”的山东,现在新生儿数量远远不及它的零头。就连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大城市加起来,新生儿数量也赶不上它。为啥这个省在全国生育率低迷的情况下,成了个“异类”?
全国都在为新生儿越来越少而焦虑时,它却像开挂了一样,每年都冲在最前面。中国最近几年的人口数字一直下滑,从2017年开始一路跌,到2024年更是突破不了950万大关。另一边,国家也越来越老,每4个多上班族,就得养一个老人。专家都说人口可能很快会负增长,大家都挺担忧。
但这时候,广东像开了挂。2024年,全国产房安静冷清时,广东却多出了113.3万个宝宝,是今年唯一一个新生儿上百万的省份,而且比去年多出生了10万人。过去靠“超生游击队”出名的山东,现在新生儿数量和广东比都算少的。北京、上海的新生儿加起来,还不如广东一个省的。
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特别好奇,广东凭什么能做到?
其实很简单,想让年轻人生孩子,得先给他们减点压力。广东之所以“敢生”,最重要就是经济够强。广东这些年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排头兵,2024年GDP超过13万亿,到处都是机会。从珠三角的大工厂,到深圳的写字楼,工作多得选不过来,年轻人来了就有靠谱的饭碗,能找到未来。
虽然钱不能解决所有育儿焦虑,但只要努力能有收获,就会让人有底气。说实在的,养孩子就是实打实地要花钱。有了基本的安全感,年轻人讨论要不要生娃时,压力自然小一点。
有钱还只是第一步,还要有年轻人。广东的最大优势其实是人口结构特别年轻。有数广东劳动力人口占到总数72%,深圳、东莞这些地方更高,满大街都是二十几、三十出头的年轻人,活力十足,这就是生育的基础。
更有意思的是,这些年轻人大多数其实是外省来的。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坐大巴,都是自愿选择来到广东这片土地。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六成是外省人,而且这些来务工的年轻夫妻,他们的孩子能占到广东新生儿的近四成!
广东也很清醒,知道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进来,未来的发展、高生育率也都有保障。所以广东哪怕人口早就多到快“挤爆”,还是继续大力“抢人”,送钱送房送户口,想尽办法把年轻人留住。毕竟今天抢下的年轻人,就是明天的新家庭、明天的希望。
除了经济实力和年轻人口,广东还有一个被大家低估的原因,就是它的文化。你以为广东只有高楼大厦和加班文化?其实不然,像潮汕、粤西地区,“多子多福”“传宗接代”不仅仅是句顺口溜,是真正融在血液里的观念。这里的家族观念特别重,宗祠年年旺盛,每到节日族谱都认真记,这种“根”的文化让他们天生就更倾向于生孩子。
其实即使在最现代化的珠三角,大城市里的家庭一样也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。外部政策当然重要,可这些来自骨子里的文化动力,往往比补贴还能让人愿意生娃。
广东也不是没有生育压力。其实大家都知道,养孩子花的钱不少。现在在中国,把一个孩子养大到大学毕业,平均都要68万。广东内部的成本差异也大,比如深圳一个孩子能花到近89万,而粤东西北也要41万左右。对于那些在工厂搬砖、忙碌打工的年轻夫妇来说,这些数字压力山大。有时候,一对夫妻有一半工资都花在孩子身上了。
大家嘴上说“敢生”,其实多数都是“咬着牙生”。为了省钱,年轻爸妈们相互帮忙,一起带娃、拼单买婴儿用品,这些“土办法”就是为了用最少的钱把娃养大。
看看广东的例子,也许就能明白,中国的人口问题有多复杂。生育率不是喊口号,不是发点钱就能解决的。它需要发展机会,需要希望,需要文化的影响力,也要正视每一个家庭拼尽全力生孩子、养孩子的艰难和挣扎。南粤这片热土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婴儿啼哭声,这背后其实是中国人口故事里最真实、最鲜明、也是最有冲突的一面。
咱们国家今天能快速发展,很大一部分都是靠人口红利。作为目前生育率第一的大省,广东的发展前景也一定会越来越好。你怎么看这个现象?也说说你的想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