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识破,93阅兵前,特朗普对北京撂下狠话,这次中方一点面子都不给

还记得福特汽车在2025年5月突然关闭了芝加哥一家工厂吗?因为稀土短缺,生产线不得不按下暂停键。这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面,涟漪迅速扩散开来。制造商们开始紧张地翻看库存表,policymakers的眉头越皱越紧。他们意识到,那些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元素名称,钐、钆、铽、镝,其实紧紧卡着众多产业的命脉。

这一切的源头,是2025年4月初中美关税战的升级。作为对美方行动的反制,中国迅速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。钐、钆、铽、镝、镥、钪、钇这些听起来拗口的名字,瞬间成了全球贸易新闻里的高频词。

虽然中美后来在瑞士日内瓦坐下来谈,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,中方也同意暂停或取消那些非关税反制措施,但稀土的影子已经笼罩下来。美国方面抱怨中国没有完全放宽管制,并以此为由拒绝降低关税。双方在芯片和稀土上的对峙,非但没有缓解,反而愈演愈烈。

时间走到2025年8月25日,特朗普在白宫公开抛出他的威胁:如果中国不向美国提供稀土磁铁,他将考虑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00%的关税。这个消息像闪电一样击穿了全球市场。稀土,这种被誉为“工业维生素”的关键材料,再次被推到了中美博弈的最前沿。

特朗普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,并非孤立行动。此前,他在与韩国、日本和欧盟的经贸谈判中接连施压,并且尝到了一些“甜头”。韩国承诺对美追加3500亿美元投资,并向其造船厂注资1500亿美元。欧盟和日本也在关税谈判中选择了妥协。这些“成果”显然壮了特朗普的胆,他希望用同样的强硬姿态来压服中国,同时也瞄准了国内选举的政治考量。

但稀土这张牌,真的那么好打吗?中国掌控着全球稀土市场绝对主导权,其供应量占全球的85%以上。不仅是在开采上,更关键的是在提炼和加工环节。中国拥有全球88%的稀土精炼产能,这是一个让美国及其盟友感到无比焦虑的数字。美国地质调查局(USGS)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4年美军F-35项目所需的磁铁材料中,有82%依赖中国供应。每制造一架F-35战斗机,就需要消耗超过400公斤的稀土材料,其磁铁全部依赖进口。

美国不是没有尝试过摆脱对中国的依赖。他们多次推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,与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越南等国签署合作协议。美国唯一的稀土生产商MPMaterials甚至与沙特最大的矿业公司签署了开发稀土的协议。著名的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也获得了五角大楼的注资。

然而,现实却很骨感。策纬咨询公司副总监科里·库姆斯指出,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能还需要十年时间。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的分析则更为尖锐,认为美国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落后中国20年,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地位。甚至当美国获得格陵兰岛150万吨稀土矿的开采权后,仍发现需要将矿石运往中国进行精炼,完整的产业链建设预计至少需要15年。

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早已超越简单的出口限制,而是建立起一套更精细的系统。2025年实施的《稀土管理条例》将17种稀土纳入全流程监管,出口许可需经过21项合规审查。通过“矿山-冶炼-应用”全链条管控和数字追踪系统,中国强化了对这种战略资源的话语权。

特朗普的200%关税威胁,表面上来势汹汹,但许多分析认为其背后充满了焦虑,甚至可能是“虚张声势”。因为这种威胁是一把双刃剑。稀土价格和供应的不确定性,已经被美国制造业协会(NAM)视为2025年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点。路透社8月发布的调查显示,78%的美国制造企业对此表示担忧。

如果中国进一步限制钕和镨等轻稀土元素的出口,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的打击,因为这些元素在消费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。全球近70%的稀土由中国生产,这些金属对制造战斗机、核反应堆控制棒等关键技术至关重要。

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稀土上。特朗普曾提到美国停止向中国供应波音飞机零部件,导致中国200架飞机无法投入使用,试图以此作为筹码。但他可能低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和市场分量。中国是波音公司全球销量的20%以上的重要市场,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成功,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自主能力正在快速提升。

面对压力,中国的应对显得多方位的。一方面通过加强行业整合和监管巩固对资源的掌控。另一方面加大对稀土替代材料的研发投入。同时,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不断增长,还通过RCEP等机制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。

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国稀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同比增长了18%。在终端应用领域,中国不仅满足国内需求,还持续向全球输出产品和技术。

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外交涟漪。就在他抛出200%关税言论的同一天,韩国总统李在明正在华盛顿与他会晤。韩国媒体高度关注此事,认为韩国有望成为美国稀土、半导体等关键产业链的“新支点”。但与此同时,韩国、日本等美国的盟友也陷入两难境地,因为它们同样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。

美国甚至试图在外交上采取挑拨策略。特朗普在与李在明的会谈中提到,希望见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,并暗示朝鲜历史上曾多次与中国交战。这种言论显然是意图离间中朝关系,类似的手段也曾被用于中俄关系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