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尾制空无人机亮相,航母起降新利器,美国急忙重启项目

[这无人机,怎么看都带劲儿]

你说这无尾制空无人战斗机

俺记得今年9·3大阅兵那阵儿,真是给国际友人上了一课,最关键是美国那边,反应老快了,听说立马又把之前搁着的无人机项目给捡起来了

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

你瞧那空中无人作战方队,到最后嘛压轴登场的10架无人机里,有两款挺扎眼——一个是飞翼隐身的那种察打一体机

另一个就是这无尾的制空无人战斗机

央视直播的时候还专门点出来了,这俩家伙啥特点

都有可折叠机翼,这折叠机翼可不是闹着玩的,机身底下还挂着那航母专用的尾钩

明显就是为航母甲板起降量身定做的

你说这设计细节,得多用心

后来,《解放军报》还专门采访了空中无人作战方队的指挥员,人家说了,这折叠机翼能把单个飞机占用的空间压缩40%多,还有尾钩能跟航母的拦阻系统完美配合

这些都是能直接上航母甲板起降、调度的关键标志

你说这实用性,摆明了是为了航母战斗群准备的

[飞翼无人机那点儿事儿]

咱先唠唠那款飞翼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,设计上用了翼身融合的老套路,跟美国B-2那种大哥级轰炸机有点像

不过这家伙可是专门对于舰载环境改良过的

中国航发集团透露,这机子的进气道是S型的隐身设计,能大幅降低雷达反射,机身还涂了国产新型吸波材料,雷达反射截面只有传统战机的1/20,咋说

更牛的是,这飞翼无人机机身里藏了弹舱

能装4枚小型精确制导导弹

侦察完了,远程打击马上来,这“又看又打”的功能

俺觉得这可是美军当下舰载无人机里没见过的

你想,有这货在前面打探敌情还能一枪解决目标

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蹭蹭往上涨

[无尾制空机,别具一格]

再说这无尾制空无人战斗机

侧重点完全放在空战能力上

俺瞅阅兵视频的时候注意到,它机翼末端装了可动翼面,机身两侧还挂着近距格斗导弹

明显是要干近身空战的活儿

军事科学院出的一份《无人机作战发展报告》里说,这机子取消了传统尾翼,气动效率提高了15%,雷达反射源减少了30%

这设计特意适合在航母编队的防空圈外面执行制空任务

你说这造型和设计,怪不得看着跟传统战斗机有点不一样

更有意思的是,这次阅兵亮相的空警-600舰载预警机和这无人机还能实现“数据链实时互通”,也就是

这俩家伙能组成“预警机+无人战斗机”的协同作战体系

你要知道,美军在舰载无人机规划里,还没见他们把这点摆出来

咱们这下可真是走在前头了

你说咱们这边无人机玩得起劲,美国海军那边就头疼了

MQ-25“黄貂鱼”本来想做个“加油机+侦察平台”,结果因为“加油系统和航母供油接口不匹配”,首飞时间一拖再拖,从2025年往后挪到2026年初

更尴尬的是,MQ-25只能加油和做基础侦察

没法像咱们飞翼无人机那样直接打击目标

《国家利益》杂志还直言不讳地说,这玩意儿跟当下的海战需求有点脱节

其实美国起步比咱早多了,2013年X-47B那无人机都完成航母起降测试了,但2016年因为预算被砍和战略定位不清

2018年MQ-25项目又启动,最开始还想做“又看又打”的多功能无人机,后来又缩减成专门加油的

相比之下,咱们2020年才刚公开舰载无人机测试,到2024年阅兵就亮出能用的机型

整整4年就跑完了美军10年没跑完的路

你说这速度,得多让人眼红

这压力下,美国军费预算也开始往无人机上倾斜,计划拿30亿美元搞无人机体系建设,其中12亿专门给舰载无人机升级

可他们自己也坦白,说咱们舰载无人机这么快实用化,超出了他们的预期,这俩阵营在这方面的军力平衡

[这无人机亮相,真改变了海战套路]

说实话,这两款舰载无人机惊艳相,不光是咱们军事科技有了新突破

更悄悄改变了海战的玩法

以前航母作战,那侦察、打击和争夺制空权,全靠有人驾驶的飞机

得派出飞行员冒险干高危活儿

当下咱们有了这些舰载无人机,既能干前沿侦察又能辅助打击,好比给有人机减负,有人机能专心干核心任务

战斗群的效率和生存能力蹭蹭往上走

这对于美国海军来说,跟着的几年真是个头疼的事情:到底是继续推进功能单一的MQ-25

还是得重新搞个能“又看又打”的无人机项目

这抉择可不好做,得好好琢磨琢磨

瞅这走势,咱们这无人机家伙儿能这么快实用

确实给国际军迷们带来了不少新看头

你说,咱们这套路,老厉害了老厉害,未来这海上战场,估计得多了不少无人机的身影,战法也得跟着变